新华网:土豆种到哈萨克斯坦 乐陵企业奔跑在"一带一路"上

新华网济南6月21日电(李玉胜 贾鹏)“咱们的希森6号马铃薯,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长势良好,今年丰收已成定局!”6月13日,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外派哈萨克斯坦项目部经理赵忠勋给公司发来照片报喜:绿油油的马铃薯苗齐刷刷长得有一尺多高了,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希森6号马铃薯”是该集团借助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泰山学者等科研优势培育的适合加工和鲜食兼用型新品种,通过内蒙古品种审定和国家品种鉴定,在内蒙古、山西等地推广种植的主导产品,平均单产达3500—4000公斤。今年3月,借助“一带一路”,该集团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科技大学签订农业合作协议,在哈成立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建立500亩中国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并于5月12日,将“希森6号”与希森天成马铃薯机械一起引入哈萨克斯坦。

1-1612022212330-L.jpg

希森天成先后与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先后组建了山东省马铃薯生产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州市马铃薯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行业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产业化能力。目前产品包括耕整地机械、马铃薯种植机、中耕起垄施肥机、喷杆式喷药机、杀秧机、收获机、田间管理、存储设备等一系列马铃薯机械。产品畅销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宁夏、甘肃、新疆、河北、河南、贵州等省市。 

2-1F6121510145F.jpg

  “中亚和非洲地区国家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但由于缺少适宜的新品种,产量一直偏低。”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总经理胡柏耿说,“希森6号”引入“一带一路”马铃薯种植区,通过完善脱毒种薯繁育及推广体系,配套新技术的应用,使“一带一路”马铃薯主产区脱毒种薯利用率达到50%以上,将有效提升当地马铃薯产量和产业技术水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乐陵企业瞄准“一带一路”所释放的重大利好,“走出去”加快布局海外市场,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优势,以外带内,以内促外,提升企业新的发展动力,形成对外合作的双轮驱动、双向开放格局。

      据乐陵市商务局局长李敬岗介绍,目前,乐陵市有30多家企业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重点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今年前5个月,乐陵市金麒麟、泰山、国强、希森等30多家外贸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44个国家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1.76亿元,占同期该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完)

 来源: 新华网